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教育资讯

同事教育女儿: 就算在大城市打工, 也别回小县城做老师

现如今,当下的年轻一代用心学习,追求卓越,主要出于寻求有前途的职业,所以我们的孩子在攻读大学时已经开始着眼未来。

近年来,疫情肆虐,使得许多人渴望跻身稳定的公职领域,尤其是女性,她们渴望成为老师的愿望日益增加。我身边就有一位同事的女儿,她在大学期间已取得教师资格证,怀着强烈愿望回到家乡担任教职。同事对此持拒绝态度,母亲告诫女儿:即便在大城市谋职,也不要回到小县城从事教育工作。母亲的意愿必须遵从,母亲不会害你。

或许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同事会有这一看法。这不会伤害孩子吗?然而,听完同事的解释后,我开始陷入沉思。

首先,小县城难以找到优秀的单身男士,伴侣选择困难。大多数小县城缺乏大型公司或企业,因此最受欢迎的职业包括公务员、教师以及一些事业单位的职员。因此,小县城的女教师想要寻找合适的伴侣非常困难,她们中很多人仍然独身。

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求极高,不仅注重学历,还注重职业。然而,小县城内的公务员招聘机会有限,出色的年轻男性更是稀缺,因此女教师要寻找体制内的伴侣非常困难,除非她们具备出色的家庭背景和条件。

大多数女教师最终会选择与体制外的男士建立感情关系,这些男士通常未完成大学学业,从事非正式工作,这导致有些女教师婚姻问题难以解决。因此,同事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,回到小县城作为女性寻找伴侣确实具有极大困难。相比之下,大城市提供了更多机会,拥有众多优秀的年轻男性,未来也充满无限可能,或许甚至能找到金龟婿,一切皆有可能。

第二:女性只需留守大都市,她们的婚姻必然定格在繁华城市中,这意味着改变了一生的轨迹。婚姻,对女性而言,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,故对其显得更为重要。

这位同事提到,若女性选择在大都市生活,她们将会找到繁华城市中的伴侣,结婚也会在此举行,家庭根植于大城市,这将影响不止她个人的命运,还涉及到几代人的未来。

大都市提供了众多工作机会,即使未进入体制内,机会依然广泛,只要愿意奋斗,经济自给是完全可行的。相较之下,回到小县城,获得体制内职位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安逸,但在长远看来未必是明智的选择。

第三:小县城的教师工作实际要比一般人所想的更加辛苦。近年来,受疫情的影响,许多人开始认为教师是个不错的选择,因此报考教师资格的大学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。

同事是一名老师,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了如指掌。身为经验丰富的从业者,她坚决不希望孩子将来从事教师工作。她的观点是,相较于从事其他职业,尤其是现今的教师,干什么都更容易成功,因为教师工作实在是太辛苦了。

小县城的教师待遇相较之下是最为低下的,刚毕业的教师每月薪酬不足3000元;工作强度是最高的,许多学校无法达到正常教学标准。近年来,还增加了延时服务,工作日上班时间已经长达十几小时,这样的工作节奏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承受的,她非常担忧孩子将来无法坚持下去。如果中途离职,情况会更加复杂。

留在大城市还是选择小县城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,事实上,两者各自有其优点和缺点,最终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
小县城生活步调较慢,尽管薪资水平不高,但房价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,因此生活压力较小,尤其对于体制内的人员来说,生活较为宁静。然而,小县城也存在人际关系复杂的问题,要在此地有所成就较为困难。大城市则存在高昂的房价和物价,生活压力较大,生活节奏较快。如果没有高薪收入,可能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计,生活质量相对较低。然而,大城市提供更多机会,只要年轻人愿意付出辛苦,挣钱的途径也更多,赚大钱的机会也更多。总之,每个选择都伴随着一系列利弊,最终取决于个人的决策。

作为父母,我们可以提供建议,但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决定。

最后,每位父母都关心孩子的幸福,特别是女孩子,婚姻问题对她们来说尤为重要。同事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,小县城的女性教师人数众多,她们非常出色,有的甚至是名校毕业生,但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,因为优秀的男性回到小县城的机会稀少。我的看法也与此一致,我认为女孩子应该更加坚定,尽可能留在大城市,而不要回到小县城。

这个话题众说纷纭,大家对此又有何看法呢?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