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教育资讯

思考是什么, 优秀的问题解决者有哪些素质?

思考是解释问题、制定决策、满足或了解欲望的心理活动。思考不是无意识的,而是需要动脑子、费力的。主动思考比潜意识思考更为重要。

关于思考的三个基本事实:

首先,在大多数情况下,人不能完全自主思考,因为环境和基因会影响我们的思维;

其次,记忆并不可靠,除非有录音或录像为证,否则在回忆事情时容易添油加醋;

最后,在思考时,要明白持有自己的观点并不代表观点就是正确的。很多人混淆了这两点,认为自己的观点既然是自己的就一定是正确的,结果走进了死胡同甚至做出了错误的判断。

优秀的问题解决者具备五个特点:

首先,他们了解问题并能自行决定处理方式;

其次,他们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部分;

第三,他们能系统化地解决问题,如结构化问题、分层次找出关键词;

第四,他们对自己的推理有信心;

最后,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保持客观和批判的态度。

终身学习并不仅限于阅读,对于某些人来说,阅读可能并不是他们的强项。即使他们知道某本书对自己有用,但如果尝试了三周每天读一点还是无法投入,我建议放弃这种方法。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,包括实践、听音频、看视频等,只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、反思并做笔记,就能有所收获。然后,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,这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。

什么是阅读中的“摘苹果”法?

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不必从头到尾逐字阅读,可以利用摘苹果的方法。

首先,阅读前言,前言中往往包含了作者的观点、写作背景等重要信息,无论是作者自己写的还是别人写的推荐序,都值得认真阅读。

接下来,读后记和最后一章,这有助于你理解书的整体框架和结论。然后,阅读目录,找出你感兴趣的部分,按照目录去读。完成这些步骤后,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值得深入阅读,再从头到尾读一遍。

然而,很多书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内容可能并不值得你继续阅读。

如果你使用我刚才分享的“摘苹果”阅读法,你就能提取出大部分有用的内容。

不要关注读了多少,而是怎样运用知识。

在人的一生中,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读了多少本书,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。

分享一个写作的诀窍。任何文章,你写完后如果能删除百分之三十的内容而不影响整体意思,那就应该删除。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,删除这么多内容后,文章就所剩无几了。这其实说明文章还不够精炼。古人的文章用词精炼,值得学习。现代人因为书写方便,往往容易写得啰嗦。

提高沟通效率的三个好习惯:

第一,提前准备,尽可能了解要讨论的内容;

第二,合理预期,不要期待所有观点都能被对方接受;

第三,避免自我中心和感情用事。自我中心就是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,感情用事则是让情绪主导沟通。

掌握这三点,就能提升沟通效率。

在沟通中,如果遇到分歧,要忍住大喊大叫和打断别人的冲动。

我们应该以理服人,而不是提高嗓门或让对方闭嘴。如果对方对我们大喊大叫或打断我们讲话,也要明白一件事:展示自信和人品的方法并不是以牙还牙,而是保持冷静和理智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